1NT开叫及其发展
在无局时,坐第1,2家位置可持10-12点开叫1NT,3,4家则须13-15点。而有局时,无论第几家开叫1NT均为14-16点。开叫者可以持有4-4高花,5-4低花,或者4张高花+5张低花。如果是5-4-2-2型,一般双张套中要有一个大牌。(注:该体系似乎没有包括5张高花开叫1NT的情况;但使用者可以通过适当地修改接力结构来满足这一要求。)
对1NT开叫,2
是“接力扳机”,逼叫进局性叫品。
开叫1NT后的第一应叫
2
:非逼叫斯台曼;开叫者只允许答叫2
/2
/2
。此后应叫者的再叫是自然的,进局邀请。
2
:接力扳机,逼局。
2
/2
:就打该定约。
2NT:要求开叫者无条件转移到3
,然后:
Pass = 就打3
。
3
= 止叫。
3
= 1-4-4-4分布,逼叫到局。
3
= 4-1-4-4分布,逼叫到局。
3NT = 2-2-5-4或2-2-4-5分布。(开叫者再叫4
是Sidestep,注意4
/4
都是止叫)
3
/3
:6张以上套,邀叫。
3
:对10-12点的弱无将是阻击叫,表示5-5高花,对14-16点的强无将则是邀叫。
3
:对10-12点的弱无将是阻击叫,表示5-5低花,对14-16点的强无将则是逼叫。(在3
后再叫4
是Sidestep,4
/4
则是满贯兴趣。
3NT:止叫。
4
/4
:德克萨斯转移叫,分别转移到4
/4
。此后应叫者再叫4NT是罗马关键张黑木问叫。
4
/4
:就打该定约。
1NT-2
后的接力叫牌
1NT - 2
? |
开叫者有7种可能的再叫: |
A:2 = 4张 |
(2 = 接力) |
B:2 = 4张 ,否认有4张 |
(2NT = 接力) |
C:2NT = 没有4张高花或5张低花 |
(3 = 接力) |
3 = 5-3-3-2牌型,5张套是 |
(3 = Splinter-relay) |
3 = 5-3-3-2牌型,5张套是 |
(3 = Splinter-relay) |
3 = 2-2-4-5分布 |
(3 = CRASH) |
3 = 2-2-5-4分布 |
(4 = CRASH) |
开叫者在第二次接力后的再叫
A: |
1NT - 2
2 - 2
? |
2 = 4张 。
开叫者有6种可能的再叫: |
2NT = 4张 |
(3 = Sidestep) |
3 = 4张 |
(3 = Sidestep) |
3 = 4张 |
(3 = Sidestep) |
3 = 3-4-3-3分布 |
(3 = CRASH) |
3 = 2-4-2-5分布 |
(4 = CRASH) |
3NT = 2-4-5-2分布 |
(4 = CRASH) |
B: |
1NT - 2
2 - 2NT
? |
2 = 4张 ,否认有4张 。
开叫者有5种可能的再叫: |
3 = 4张 |
(3 = Sidestep) |
3 = 4张 |
(3 = Sidestep) |
3 = 4-3-3-3分布 |
(3 = CRASH) |
3 = 4-2-2-5分布 |
(4 = CRASH) |
3NT = 4-2-5-2分布 |
(4 = CRASH) |
注:如果你想加入5张高花开叫1NT的情况,可以用3
/3
来表示持有
/
套,而5张低花则使用3
及4
来表示。
C: |
1NT - 2
2NT - 3
? |
2NT = 没有4张高花或5张低花。
开叫者有4种可能的再叫: |
3 = 3-3-4-3分布 |
(3 = CRASH) |
3 = 2-3-4-4分布 |
(3 = CRASH) |
3 = 3-2-4-4分布 |
(4 = CRASH) |
3NT = 3-3-3-4分布 |
(4 = CRASH) |
1NT-2
后的叫牌示例
例1:这是在1987年冰岛举办的一次公开双人赛上,和齐亚打的一副牌,他的搭档是印度专家牌手,Jaggy Shivdasani。
双无局,东发牌 |
|
西
A97542
Q7
A
AQJ10 |
东
QJ103
A83
K1083
87 |
Glenn |
Ulf |
|
1NT (10-12点) |
2 (接力扳机,逼局) |
2 (4张 ) |
2NT (接力) |
3 (4张 ) |
3 (Sidestep) |
3NT (4-3-4-2分布) |
4 (CRASH) |
4 (一个A) |
4 (CRASH) |
4 (一个K) |
6 (最佳定约) |
Pass |
评论:齐亚首攻小
,Ulf长考之后用10飞并成功地得到了这一墩。当发现
K也在齐亚手里后,很快就席卷了13墩。Glenn知道在4
后叫6
是一个好定约。事实上
K是最差的一个K,但即使这样,定约的成功机会还是有75%左右。就算对方发现了最有力的首攻——小
,且
K在Q的后面,也只要飞中
K就行了。更何况防守方还不得不猜测首攻,因为他对西家的牌情一无所知。
例2:这副牌要求我们脱离接力,回到自然叫的轨道上来:
东西有局,东发牌 |
|
西
AJ9862
AKJ
53
QJ |
东
KQ
862
A74
AK965 |
Glenn |
Ulf |
|
1NT (14-16点) |
2 (接力扳机,逼局) |
3 (5张 ) |
3 (自然叫,至少5张套) |
4 (扣叫) |
4 (扣叫) |
4NT (罗马关键张问叫) |
5 (两个A) |
5NT (大满贯邀叫) |
6 (一个K,且有大满贯兴趣) |
7 (我的牌不能再好了) |
7NT (和7 机会均等) |
Pass |
评论:如果你的同伴开叫1NT,你的牌力介于成局和满贯之间,那么最好的选择是征求同伴的意见,换句话说就是回到自然叫。这副牌是一个完美的例子;Glenn的牌相对来说比较平均,因此知道他同伴大牌的位置就很关键了。同样重要的还有要搞清楚同伴是低限还是高限。在3
之后,Ulf要么叫3NT表示双张支持,要么做出最经济的扣叫表示将牌有支持及高限实力。看看Ulf这手牌,
上双张大牌支持,16个大牌点,因此他进取心很强地选择了4
扣叫,在4
后又使用罗马关键张黑木。5NT则表示4个A在握,且将牌无失张。现在Glenn发现原来只想打小满贯的目标有点过低,只要同伴有一些正确的牌张,大满贯都不是不可能。因此他再叫6
显示
K。轮到Ulf做最后的决定了,他必须问自己:我手上的
K和
K相比哪个更好?不管怎么说,叫7
并没有花他多少时间。于是Glenn知道己方必然在
上有丰富的赢墩——很容易数出13墩牌。
例3:1997年百慕大杯半决赛,挪威对法国,虽然挪威队最后以63IMP的差距告负,但在很多牌的处理上他们并不逊色。请看下面这副满贯(顺便问一句,你会首攻A来对抗小满贯吗?):
双方无局
南开叫 |
9
AKQ952
AK4
A104 |
|
A8765
7
J9765
K3 |
 |
J1032
1083
108
J862 |
|
KQ4
J64
Q32
Q975 |
|
叫牌过程如下(东西方未争叫):
北 |
南 |
|
1NT (10-12点) |
2 (接力扳机,逼局) |
2NT (没有4张高花和5张低花) |
3 (接力) |
3NT (3-3-3-4分布) |
4 (CRASH) |
4 (没有A) |
6 |
Pass |
评论:显然首攻
和
都没有吸引力;你会首攻小
还是
A?实战中法国队的Perron选择了
A,然而结局却是灾难性的,这是唯一能送成6
的首攻。也许从中得出的经验是:对抗接力体系,最好不要首攻A。因为理论上接力体系能够发现每门花色的控制情况,防守方能连续兑现两个赢墩的情况是不多见的。
对1NT开叫的防守叫牌
本书只着重介绍一种方法。
2
:双高花(至少4-4)。
2
:至少5张
,或者是4张
+一门更长的低花。
2
:4张
+一门更长的低花。
2
:自然叫(5张以上
)。
在2
之后,2
接力询问争叫者最好的高花。如果2
被加倍,再加倍是SOS求救,不叫或改叫2
都是自然的,表示该套至少5张以上。
在2
之后,2
接力,争叫者可以不叫,也可以改正到2
。如果2
被加倍,再加倍是SOS,不叫或改叫2
表示该门花色有长度。
在2
之后,2NT接力询问低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