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 迈克尔扣叫后的转移叫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序列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2  = | 转移到  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2NT = |  配合,逼局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3  = | 转移到  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3  = | 转移到  ,邀局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3  = |  有配合,但仅此而已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3  = |  单缺的splinter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4  = |  单缺的splinter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4  = |  单缺的splinter。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牌例: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牌例: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牌例: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序列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2NT = | 转移到  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3  = | 转移到  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3  = | 转移到对方的花色,表示  有配合,逼局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3  = | 转移到  ,邀局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3  = |  有配合,但仅此而已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4  = |  单缺的splinter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4  = |  单缺的splinter。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4  = |  单缺的splinter。 |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上述设计的一个主要缺陷是我们不得不把2NT当成转移叫品来使用。它违反了不把无将作为约定性叫品
            这一基本准则。非常流行的利本索尔约定叫也有同样的问题。现代自然叫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由合适
            的一方叫出无将,因为在任何一个叫牌序列里我们都不能把3NT排除在最终定约之外。如果我们持一手坏牌
            却不得不主打无将,这种经历是不会让人感到愉快的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在承认了设计缺陷后,让我们来看看获得的好处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牌例: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牌例: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在这里如果我们把3 用做止张显示叫,那么我们就必须把
            3
用做止张显示叫,那么我们就必须把
            3 用来询问同伴有无
用来询问同伴有无 止张,
            纯人工性的叫品。
止张,
            纯人工性的叫品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而如果3 是如牌例所示的询问同伴有无
是如牌例所示的询问同伴有无 止张,那么开叫者再叫3
            止张,那么开叫者再叫3 则表示我有
则表示我有 止张,但对
            止张,但对 (几乎肯定这是对方的另一花色)的情况有顾虑。
(几乎肯定这是对方的另一花色)的情况有顾虑。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牌例: